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知識積累 >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感人事跡素材10篇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感人事跡素材10篇

華燕4055 分享 時間: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感人事跡素材10篇

新冠疫情期間,全國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鐘南山!那么疫情時鐘南山的事跡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感人事跡素材10篇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1】

最美逆行,不怕犧牲

他建議公眾 “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仆仆。

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雖已高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忘散發余熱。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搶走一個個生命,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親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話猶如定海神針,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堅持真理,敢說真話

2003年,鐘南山堅持己見,發表不同于其他專家的觀點,最后被采納。

會后,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辩娔仙狡届o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p>

樂觀積極,心態良好

鐘南山院士說:做人要有四“樂”。第一“樂”:知足常樂;第二“樂”:自得其樂;第三“樂”:助人為樂;第四“樂”:苦中求樂。

鐘院士說:“1971年我下鄉搞科研時,在竹料鎮,過年也不能回家。我就買了點花生、糖,大家在油燈下坐著。我當時就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這樣,以后會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來?!?/p>

強身健體,健康第一

其實很早就曝出鐘院士身體素質非常好,2015年時有記者采訪時,鐘院士和記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層樓,結果到第七層樓時記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記者采訪得知,鐘院士一直都有鍛煉的習慣。

83歲鐘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歲小伙自愧不如!

說出來可能許多人不會相信,就在最近,鐘院士的健身照在網絡刷屏,引起不少網友轉發。

這是鐘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這是一位83歲的老爺爺?完全吊打28歲小伙!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2】

燈塔老人一一鐘南山

在千萬網友云監工注視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與此同時,雷神山醫院也將于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終齊聚,為共克難關又添了幾分信心近半個月以來,鐘南山院士幾次關鍵現身,很大程度上穩定了軍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無比特殊而且艱難的春節,沒有走親訪友,也沒有外出游玩,大部分人都很聽勸地宅著,因為提建議的,是他。甚至于整個假期,鐘南山三個字頻頻登上熱搜,人們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斷,又有何建議。

其實,剛開始我對于鐘南山這三個字并不熟悉,但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我漸漸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

17年前非典一役,敢醫敢言讓鐘南山家喻戶曉,也贏得了廣泛的公眾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傳染病,廣東省公布的防控組名單大多由他掛帥。即使年過八旬,也并不妨礙他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這一次,沒有例外。連日來,疫情防控工作牽動人心,每個人都拿著標尺在測量。有質疑少數領導干部失職不作為的,有批評捐贈物資發放不及時的,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這天,鐘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當晚,身著格子襯衫的鐘南山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肯定了有人傳人現象,證實有醫務人員感染,坦言現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還很不夠,同時提醒大眾戴口罩有用,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十多分鐘問答,絲毫不帶虛的。事后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時才意識到疫情已然升級,應該提高警惕,而鐘院士竟然已經是84歲高齡,視頻中完全看不出來。直面疫情、關鍵發聲,17年過去,還得是他。有媒體評價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1月18日,從深圳搶救完相關病例回到廣州,接到通知連忙趕往武漢,1月19日,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從武漢飛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國務院常務會,就如何遏制疫情擴散等提出具體建議。

這位84歲的老人真的很拼,為人民、為祖國、為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尊重事實甚于尊重的求實精神,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嚴于律已、寬以待人的博愛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們。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他來抵達武漢。有人他稱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說自己是一個醫生!

在這個灰色寂靜的假期,這位老人,他像一座燈塔照耀著萬千人民的心,也照進了我的心靈深處,使我內心燃起勤奮努力、永不退縮、敢于攀登的火焰!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3】

84歲,耄耋之年,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不禁讓網友慨嘆:“大國重器,國士無雙?!?/p>

照片中,鐘院士坐在嘈雜的餐車一角,他正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面前擺著文件和電腦。又是行程滿滿的幾天,連軸轉的會議、奔赴疾控中心、上媒體直播,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恐怕年輕人也吃不消。

不少網友說,“聽見這個名字,猶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輕人也要趕快成長,鐘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沒有愧疚?”

的確,照片之所以刷屏,因為它表達出了人們的復雜心情,這里面既有對這位高齡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對奮戰在一線的全體醫務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傳遞一種相信——在疾病面前對醫學科學研究者的相信,對戰勝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的相信,更是對廣大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的相信。

鐘南山院士,成為這場對抗肺炎戰役中的一個清晰身影。然而還有很多的醫護工作者,在藍色口罩和厚重的防護服下,被模糊成統一的形象。

人們或許辨別不清他們每一位的模樣,但崇高的醫師職業道德卻閃爍在每一位普通的醫護人員身上。

當醫護人員在發熱病房堅守432個小時夜以繼日,人們能感受到他們身心的疲累。當同濟醫院志愿者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申請書,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寫下現代版“與夫書”時,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他們也是父母、孩子、伴侶,卻選擇在生命危險面前,兌現救死扶傷的諾言,承擔醫者父母的責任。

面臨危險,始見英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

防護服后凝重的眼神、堅毅的表情,與時鐘爭分奪秒的身影,凌晨時依舊燈火通明的醫院……這一切,讓這場戰役變得不再抽象。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單單是政府部門或者醫務工作者的事情,它與我們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

謹遵醫囑,這四個字在此時格外具有分量。

平時熱衷養生、迷信野味滋補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尤其是在春節、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大,更不能輕視疫情。

無特殊事項不要去武漢,武漢市民盡量留在武漢,有疑似癥狀及時到醫院門診檢測,每個人加強防護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養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習慣,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在保護他人,保護那些奮戰在生死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

有網友說,媽媽本來有點為疫情恐慌,但在電視里看到鐘南山,就跟她爸說:看到鐘南山,我心里就踏實了。她爸說:我也是。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4】

2020年1月,湖北武漢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狠毒襲擊。在眾多正在為擊滅病毒而奮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別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歲高齡的、頭發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鐘南山院士。

“新型冠狀病毒”有著極強的傳染性,染上這種病毒輕則疾病纏身,重則有生命危險。您臨危受命,被國家任命為這場“戰疫”的統帥。在前往武漢時,您接受記者采訪時懇切地告誡全國百姓:“沒什么事,別去武漢?!闭f完就義無反顧地登上高鐵。您在高鐵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讓全國人民動容、淚目。到了武漢后,您多次通過媒體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離,自己卻不顧個人的安危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去。

如今,被確診的感染人數和一天比一天增多,這對參與這場戰斗的白衣天使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威脅。但您沒有退縮,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領和膽魄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您用行動表現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戰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寶劍。您夜以繼日地工作,帶領白衣天使們攻堅克難,為人類的健康而鞠躬盡瘁。在近日的采訪,您眼中泛著英雄的淚光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夠過關的?!蹦鷳覊貪赖那閼延忠淮巫寚藴I奔。

鐘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醫護隊伍,一起向禍害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鋒利的寶劍,為武漢、為祖國、為人類無怨無悔地揮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

鐘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僅是您,還有像您一樣參與“戰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險戰場的千千萬萬個白衣天使。您們都是最美的中國人,感恩有您們!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5】

時代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民族形象的代表,讓歷史得以銘記和傳承,也讓歷史變得鮮活與生動。由廣東廣播電視臺攝制播出的紀錄片《鐘南山》,用事實的邏輯力量藝術地再現了鐘南山院士老驥伏櫪的高邁形象,該片不僅在主題立意上占據了時代高度,而且在敘事手法上也將紀錄片藝術水準推升至一個新的境界,成為大眾媒介時代背景下摹寫時代英雄的成功范例。

紀錄片《鐘南山》以2020年武漢新冠疫情的發展脈絡為敘事主線,以疫情出現、肆虐、拐點和回落等重大節點結構全篇,分四集完整地記錄了鐘南山臨危受命、馳援武漢、不辭辛勞、從容指揮的抗疫歷程,客觀呈現了鐘南山兩次抗擊疫情的真實故事,記錄了面對新冠疫情的肆虐和囂張,鐘南山從未停下奔波在防治疫情一線鏗鏘腳步的感人畫面。

新時代賦予時代英雄以新的內涵,無論是從國家意識形態還是從社會進步發展來看,以鐘南山為代表的當代醫護人員,在此次抗疫中的高光表現堪稱一筆巨大的民族精神財富。所以,紀錄片《鐘南山》在某種意義上描摹的既是大醫精誠、大愛無垠的鐘南山個人,又是臨危不懼、果敢前行、勇斗疫魔、敬佑生命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該片正是通過對疫情發展過程中重要節點的盤點、梳理、記錄和再現,將描繪鐘南山置于醫護人員共同參與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塑造了鐘南山對百姓生命健康高度負責、心懷家國大義的時代英雄形象。

紀錄片《鐘南山》通過周致的結構設計和綿密的鏡頭編織,在宏大敘事的主脈和底色中,適時插入鐘南山個人充滿溫情的日常敘事,于匡扶道義、彰顯大愛的家國情懷中,又植入師生情、父子情、夫妻情和同事情等多種情愫,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有著“杏林春暖”精神境界的鐘南山形象,作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是鐘南山果敢堅毅的外在形象,而且展現了鐘南山俠骨柔情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作品將鐘南山面對凄愴場面緊蹙雙眉眼含淚水的表情定格在屏幕上,這個細節鏡頭的全息捕捉和恰切運用,直擊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有力地表明時代英雄每一次壯舉的背后,都蘊含著他們對于百姓生命的關切和珍視,對于民族大義的承負和托舉。

紀錄片《鐘南山》以新冠疫情的發展為敘事主線,將故事置于疫情演變的動態環境之中,凝重而緊張的敘事節奏始終牽動著觀眾彼時的脆弱心理和敏感神經,任何人都處于一種對疫情走勢完全未知的狀態之下,都置身于無法預知疫情危害程度的特定情境之中,從而挑動和刺激著觀眾的情緒,形成了片內片外良好的互動氛圍。而這部紀錄片更精妙更精彩之處在于,在保持主線敘事連貫緊湊穩定的前提下偶或宕開一筆,將鐘南山個人故事適時插播進來適度引申開去,譬如敘說一段鐘南山的童年往事、求學經歷或職場傳奇等,使得整部作品的敘事節奏高低起伏、一開一合、舒緩有序、張弛有度,吸引觀眾緊緊跟隨故事的敘述脈絡,豐富了觀賞體驗和審美感受。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解說詞作為總體藝術構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忠誠地服務于作品思想主題,樸實、簡潔、溫潤的文字,直抵故事的精髓和魂魄;飽含激情而富于哲理的言辭,絕非單純的畫面解釋,而是從鐘南山思想深處中采擷奇思妙想加以闡發,拓展了畫面的思想內涵,補充了視覺形象不足的缺憾。

紀錄片《鐘南山》蓄積著一種沛然而莫能御之的氣勢,充溢著一種強大而感人肺腑的能量,它在更廣徹范疇內為當下主流媒體宣介弘揚民族共同價值觀、增強現代傳媒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提供了一個具有標志性和標本性意義的藝術范本。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6】

鐘南山回應新冠疫情源頭說了什么

3月18日,在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46場疫情防控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疫情源頭在武漢。沒有搞清楚以前就隨便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

當前戰“疫”到了什么節點?如何外防疫情輸入?鐘南山在發布會上有最新回應。

不能靠所謂的“集體免疫”解決問題

鐘南山表示,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學到了如何對新冠病毒進行防控,高傳染性疾病都有指數級的暴發期,新冠病毒的平均傳播系數接近3,是非常高的。病毒大暴發帶來了很多問題,包括病房、醫護人員的缺口等等。我們學到了聯防聯控,從源頭預防,這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

往后很重要的是,不能靠所謂的“集體免疫”解決問題,冠狀病毒并非一次感染終生免疫,現在還沒有這種證據。

下一步是要生產出有效的疫苗,這個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任務,需要很好的國際合作。

輸入病例的感染性可能很強,一點都不能放松

鐘南山表示,現在對輸入的病例要高度警惕?,F在絕大多數國家是第一波疫情,我們國家已經過了這個階段,第一波新的病人有一個特點是傳染性很強。此外,這些病人在沒有癥狀的時候就有傳染性,這樣的輸入性病人是要特別注意的。這些病例有時候感染性很強,一點都不能放松。

最近,一些外來的、特別是高發地區來的病例沒有癥狀,但是就做了核酸檢測發現呈陽性,因此對輸入的病例還是要進行核酸檢測。鐘南山特別提醒,第一波輸入的病人不要單看癥狀,一定要做相關的檢測。

我國的強力防控換來百姓平安 方向是對的

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變化。鐘南山說,過去兩個月,我國強力防控下了很大決心,哪怕經濟上受了損失,也把人的生命健康和平安放在第一位,我覺得我們做到了。付出的代價非常大,但換來老百姓的平安,這個方向是對的。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7】

鐘南山3次緊急出手 力挽狂瀾救下懷孕35周+的彭女士

2月1日,剛從武漢回到中山不久的彭女士發病,被收至于中山小欖人民醫院只接受治療,此時的她已經懷孕35周+,病情進展非常迅速,感染性休克,呼吸窘迫等一系列高危致死性的問題接踵出現。

“謝謝鐘南山院士!謝謝醫護人員!”3月13日,在廣東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發起的遠程會診中,31歲的彭女士在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病房里,通過視頻的方式,向鐘南山院士表達感謝。

在會診中山的危重患者產婦彭女士的病例后,鐘院士表示:這給中山市、全國都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他建議,目前這一階段應加強對病人的觀察,在患者的營養、護肝方面要注意,因為這是危險因素之一 。他表示,從目前情況看,該患者其他指標不錯,包括淋巴細胞不高等。

鐘南山表示:

“對于新冠疫情患者,目前考的就是大家的繡花功夫,怎么把細節處理好。這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值得向院外、省外進行推廣?!?84歲的鐘南山院士已經至少三次參與有關彭女士的遠程會診,和以往嚴肅的神態不同,這一次,他感到高興,并給出建議,病人可以轉出ICU。

當天下午,彭女士轉出ICU病房,在以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廣東醫護人員的堅持和努力下,這位曾經“命懸一線”的新冠疫情危重癥患者被“拽”了回來。

35周+的孕婦遭遇新冠疫情

彭女士在2月1日發病,此時的她懷孕35周+,到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胸部CT顯示左下肺感染,血常規顯示白細胞不高,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例。隨后患者病情急劇惡化,出現感染性休克,經小欖人民醫院組織力量全力搶救,施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并剖腹產終止妊娠,才挽救了生命并為后期救治創造了條件。隨后,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予以確診為新冠疫情病例。

按照集中救治原則,在其生命體征回復基本穩定后,遂轉運到中山市定點醫療機構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患者在定點醫院入院時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膿毒癥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心、肺、肝、腎)和剖宮產術后。

2月6日開始上人工膜肺氧合器(ECMO)治療。

2月27日,患者脫離ECMO,成為全省第一例危重癥患者ECMO撤機成功患者。

3月8日,她成功拔掉氣管插管,撤離呼吸機。

3月13日,她復查的心臟彩超、血常規、肝腎功能基本上正常。病人神志清醒,各種治療性導管已全部撥除。病人能進食,并且逐步下床活動,生命體癥穩定。

3月14日上午11時,經專家組研判,彭女士轉至普通隔離病房,繼續進行康復治療。這是她2月1日被轉運至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的42天。

整個救治過程,鐘南山院士高度關注,他至少參加了三次有關這位患者的會診。

“繡花”般救治,她被送死亡線上拽回

這一個多月來,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團隊積極搶救,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癥救治組組長覃鐵和教授和廣東省呼吸病研究所黎毅敏教授多次會診指導,并及時用上了恢復期血漿進行治療。

得益于廣東省出臺的高水平醫院對口幫扶定點收治醫院的政策,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的積極協調下,省醫心研所、呼吸科等多位專家強力“應援”,31歲的彭女士一步步被醫護人員從死亡線上“拽”回。

在3月13日的會診中,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彭女士的病情,鐘南山院士走到了會診屏幕的前方,逐個核對她的各項指標。

鐘南山表示:“用ECMO就像繡花一樣,需精雕細琢,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后續要注意加強觀察。聽到患者好轉的這個消息,我很高興,這次也給全國危重癥救治積累了很好的經驗?!?/p>

他同時建議,轉入普通病房后,可以采用氫氧混合氣體的吸入治療,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將兩臺吸入機放在一塊,提高流量。

“因為氫氧混合氣的吸入,非常有利于降低氣道阻力,使她的呼吸不大費力,這樣她營養等各方面可以跟得上,促使總的恢復狀況的改善?!辩娔仙秸f。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8】

03年他奮戰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而今他又在戰“疫”最前線。他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他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鐘南山院士。

鐘南山院士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父母親都是醫學專家。鐘南山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在1979年到英國倫敦愛丁堡大學進修,面對導師的不信任和英國法律對中國學生的歧視,他暗下決心要為祖國爭口氣,于是,他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學習中。短短兩年多的苦戰使他終于取得了六項重要醫學成果,并完成了七篇令業界震驚的學術論文。同時,他的勤奮和才識也徹底的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醫生的看法,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兩年的留學生涯很快結束了,愛丁堡大學和他的導師—弗蘭里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鐘南山報效祖國的決心已定,他說:“是祖國送我過來的,祖國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

2003年“非典”爆發時,67歲的鐘南山先生奔赴疫區,主持研究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的診治,為戰勝“非典”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新冠疫情” 在武漢肆虐時,年過八旬的他又一次主動請纓,臨危受命走在了“抗疫”前線。他不顧路途勞頓,一到武漢就深入醫院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滿滿的工作安排,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紀。您在動車餐車上抽空打盹的照片傳遍網絡時,正是人們對病毒最恐懼的時候,您的出現,如同定海神針一樣給了全國人民百倍的信心和與病毒斗爭的勇氣,大家都如吃了定心丸般的安心。

我感覺作為一個中國人很高興,在中國疫情高發期時,84歲鐘南山院士不怕病魔,奔赴武漢,他對外面宣稱不要去武漢,自己第一個卻去了,這種不畏艱險,敢于戰勝病魔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9】

近日,鐘南山院士團隊通過實驗室分析,新冠疫苗第三針接種異種疫苗可增強效果。鐘南山院士認為,加強免疫勢在必行,建議使用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

據“廣州新聞發布”微信視頻號4月11日消息,鐘南山院士近日表示,“最近剛剛在《Nature medecine》上發表研究結果顯示,巴西很多老百姓打中國的疫苗,打兩針的(科興滅活)疫苗,對新冠病毒的感染起到55%的預防(作用),對重癥起到82%的預防(作用)。在180天后,第三針接種mRNA疫苗,它的預防作用和對重癥的預防作用,都有明顯的增加。加強免疫勢在必行?!?/p>

“根據在真實世界里觀察的結果,三針滅活疫苗和三針mRNA疫苗,對奧密克戎重癥發生率的結果是相似的?!辩娔仙奖硎?,“通過我們實驗室對疫苗免疫原性的分析,觀察其抗體的產生以及細胞免疫的能力,兩針滅活疫苗接種以后,使用一針的異種疫苗,不管是mRNA疫苗,或者是現在已經有的腺病毒疫苗,或者是國產已經有的亞單位蛋白疫苗,不管是哪一種,不要往同一種打,而是混打,其中中和抗體水平、特異性CD4水平的活性,都比三針的滅活疫苗高?!?/p>

鐘南山院士表示,“根據這個情況,我自己第三針打的是智飛的疫苗。所以根據我國動態清零的戰略,不單是要減少重癥率和死亡率,同時要減少感染率,這樣才能夠達到動態清零的目標。所以從目前學術看法,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是比較可取的。當然,這需要更多的真實世界證實?!?/p>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事跡【10】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鐘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

17年前,抗擊“非典”勇挑重擔;今年,抗擊“新冠”再次出征。

“在防控新冠疫情中,付出的代價很大。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做到了?!?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鐘南山出席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逆行出征 戰新冠勇擔當

1月18日,鐘南山登上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他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為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此前幾天,鐘南山還向全國民眾呼吁,普通人如果沒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漢。

在武漢實地調研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確認,這種“新型肺炎”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1月20日,鐘南山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果斷向社會公布新冠疫情存在“人傳人”的情況,拉響了全國新冠疫情防控的警報。

此后,他多次出席新聞發布會,為公眾答疑解惑,為一線戰“疫”注入信心。

“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月28日,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最為焦灼的時刻,鐘南山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動情地說。

這并不是鐘南山第一次“敢醫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在“衣原體是病因”幾乎已成定論的背景下,提出并證實“非典”病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8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鐘南山“共和國勛章”,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疫情進程中作出的杰出貢獻。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什么是最大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痹谌珖行W生的“開學第一課”上,鐘南山動情地說。

8月27日,鐘南山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團隊對外宣布,一位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疫情患者成功康復出院,創造了醫學救治的奇跡。

ECMO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視為重癥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鐘南山說:“在救治過程中,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即便看起來必死無疑的患者,我們還是要像繡花一樣搶救回來?!?/p>

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鐘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落地有聲、鏗鏘有力;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他再次做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患者”的莊嚴承諾。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期,鐘南山還多次通過遠程醫療平臺為湖北等地危重癥患者會診,給當地醫生和患者吃下“定心丸”。

“由于武漢的患者多,中央立刻組織了全國42000多名醫務人員來支援武漢,而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鄂醫務人員們,個個以能夠參加抗疫為榮?!辩娔仙秸f:“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做到了?!?/p>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療工作者,能夠得到‘共和國勛章’,很激動。但我更多考慮的還是‘責任’兩個字?!彼f:“我們要加倍努力,建好呼吸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平臺,為進一步戰勝新冠疫情和防控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貢獻我們的力量?!?/p>

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

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鐘南山說,各行各業的抗疫英雄目標一致,只因“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國際上的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我們不能就此停止,要提升科研、防治水平,為全世界貢獻更大的力量?!彼f。

在一線指導救治的同時,鐘南山始終堅守在國際醫學研究一線,第一時間分享中國的抗疫做法和經驗。

“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需要全球合作?!辩娔仙秸f,在新冠疫情和未來可能暴發的其他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共同面對?!巴ㄟ^交流,可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因為我們走過了艱難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p>

1月21日,科技部宣布成立以鐘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為一線防控治療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如今,鐘南山帶領的科研團隊已經在快速檢測、老藥新用、疫苗研發、院感防控、動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鐘南山院士抗疫感人事跡素材相關文章:

2020關于中國鐘南山院士作文素材

攜手抗疫的高中作文800字五篇

2020抗疫英雄的人物事跡作文五篇

抗擊疫情感動的瞬間高中優秀作文5篇

抗疫情感人的初中作文范文五篇

寫中國鐘南山院士的作文600字

致敬向疫而行的你

關于致敬抗疫英雄作文5篇

抗擊疫情感人的高中作文五篇精選

2020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作文精選5篇

301565 10周岁女全身裸无打码,挺进稚嫩的小花苞,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